已上傳的圖片
跟前三輯My First Discoveries比較起來,最令我驚豔莫過於第四輯的《藝術與文化》了。相當喜愛逛博物館的我,其實幾年前在台北國際書展時,就有買過同樣是由青林國際出版社所推出的中文版《第一次藝術大發現》(當時已絕版,我只買到零散的幾本而已)。因此,當我今年看到KidsRead與青林國際出版社所合作推出的點讀版《英文探索小百科第四輯 – 藝術與文化》,真的非常的驚喜與感動!不但有更多歷史、建築、文化、藝術品的介紹,還特別補充了音樂工程、考古科技、地層探測技術等,讓孩子培養藝術氣息同時,提升AI時代必備的科學素養。
已上傳的圖片

【每天都要一起玩獨家延伸教材】凡跟團購買《英文探索小百科第四輯 – 藝術與文化》,即贈「Can you find the 知識大探索真實圖卡50張」電子檔 + 音檔,專門針對小百科第四輯的人事物所做的設計,可加深孩童學習印象,幫助科普類知識內容吸收。

 

(結團後進入社團,根據指示填寫表單即可領取電子檔唷!)

已上傳的圖片
已上傳的圖片
第四輯《藝術與文化》的主題難度比前三輯略顯增加,主要理由是藝術與歷史知識較為抽象,孩子必須具備時間縱軸與空間橫軸的想像能力。因此,針對3-6歲年幼的孩子,建議家長可根據兒童邏輯思維與身心發展階段,提供不同的閱讀引導策略:第一、可以先嘗試以物體認知為主,像是:金字塔(Pyramid)、雙簧管 (oboe)、芭蕾舞 (ballet)、向日葵 (sunflower)等;第二、從動手做開始切入,比如:動手剪紙模仿馬諦斯 (Matisse) 的繪畫、用點點筆來臨摹修拉 (Seurat) 的作品、或是利用紙箱來創造屬於自己的羅浮宮 (The Louvre) 等,善用幼童的五感來學習,有助於大腦對抽象概念記憶力的提升
已上傳的圖片
已上傳的圖片
已上傳的圖片

【影片分享:My First Discoveries – 4 藝術與文化】五歲徽徽親子共讀分享 – 金字塔 Pyramid】

 
 
 
 

除了基礎物體認知、動手操作活動之外,針對非英文母語的臺灣孩子,建議可直接從聆聽「中文情境故事」開始,增進小朋友的知識理解。KidsRead點讀版的英文探索小百科,附有6頁「中文情境故事與錄音點讀貼紙」、以及「中英文朗讀隨身小卡」,可以好好善用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文情境故事不只是照本宣科,而會補充更多相關的藝術人文知識,比如說:墨西哥地底的人臉寶藏、梵谷喜歡黃色、小提琴與吉他的不同表演方式等。「中文情境故事」我非常推薦,比直接看英文繪本有趣許多,可以經常播放給小朋友聽,培養美學素養喔!( ★ 補充:中文情境故事貼紙可黏在每一冊繪本的內頁,當作藝術導讀使用;錄音貼紙則可以讓孩子自己練習英文口語;中英文朗讀隨身小卡則可搭配卡冊出門攜帶,非常方便。)已上傳的圖片
已上傳的圖片

【影片分享:《My First Discoveries – 4 藝術與文化》五歲徽徽一邊畫星空一邊聽梵谷故事 – 梵谷 Vincent van Gogh】

 
 
 
 

補充的是,KidsRead最新出版的台灣特有種點讀小卡收集冊,共有白面鼯鼠、台北樹蛙、大屯姬深山鍬形蟲、以及夸父璀灰蝶四種,小巧精美,適合將點讀小卡攜帶出門,展現與眾不凡的品味。已上傳的圖片
值得進一步介紹的是「學習手冊」,裡面針對第四輯《藝術與文化》的單字、片語進行中文翻譯,並提供每一冊的學習目標、學習主題、親子對話練習、科學小學堂的知識補充、可進行自學的趣味活動介紹等,提供家長一個清楚的教學引導方向。這邊我想特別強調「親子對話」在兒童學習中的重要性,是讓孩子在閱讀歷程中進行探究與思考的過程,例如:你覺得為什麼要很仔細看一幅畫?你覺得梵谷創作《房間》這幅畫時,心境是什麼?為什麼古埃及人要製作木乃伊?你覺得人死了之後真的會復活嗎?等,培養孩子獨立思考、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
已上傳的圖片
已上傳的圖片
以下就來分別介紹第四輯《藝術與文化》的六本膠片書:The Pyramid 金字塔、Paintings 世界名畫、The Louvre 羅浮宮、Vincent van Gogh 梵谷、Music 音樂、以及Lost Treasure 失落的寶藏。每一本都有「雙面膠片」的場景變換設計,搭配精緻的手繪插圖,讓孩子的指尖翻閱之間,就能感受到藝術的瑰麗與歷史的雄偉。更棒的是,其中《Lost Treasure 失落的寶藏》,還有特別搭配「神奇手電筒」(magic torch),讓小朋友能夠深入海底與地層進行寶藏探索,充滿趣味的神秘感,孩子會非常喜歡。( ★ 補充:每一冊我都有錄影開箱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影片、試聽音檔,會發現KidsRead的點讀教材真的非常厲害喔!)
已上傳的圖片1.《The Pyramid 金字塔》
已上傳的圖片
 

【影片分享:Pyramid 開箱試聽】

 
 
 
 

古埃及文明經常被視為是人類歷史的偉大代表之一,也是許多電影文學的創作靈感來源。本書從西元前的古埃及場景開始,介紹金字塔的建造方法、建造目的、以及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、木乃伊的製作方式等,一揭古文明的神秘面紗。有趣的是,還可以透過圖片觀察金字塔的內部結構,以及各式各樣的文物寶藏等。最後,補充了世界聞名的高聳建築,以及神祕的古代七大奇蹟,提供孩子滿滿的創意泉源。已上傳的圖片
已上傳的圖片
金字塔主題如果是中班以上的孩子,不但能夠理解大意,也會很有興趣探索這個神秘的古文明。本書直接將讀者帶進法老會議時的場景,在他的要求下,祭司 (Priest) 跟智者 (wise men) 開始根據星像,來選定建造金字塔的最佳位置,並使用大量的人力來切鑿巨石,並將巨石放在木製軌道上、灑水後運用減少摩擦力、方便拖曳巨石,運送去指定的位置。
已上傳的圖片請小朋友用KidsRead點讀筆來輕點工人圖案,會發出敲敲打打的聲音,很有臨場感!
已上傳的圖片接著,巨石被運送到指定的位置,旁邊還有斯芬克斯人面獅身像 (sphinx),工程浩大。工人們會用稻草 (straw) 和土堆 (mound) 作的磚頭,來建造成土堆 (mound),幫助巨石往上移動。另外,工人們也會將巨石鑿切成斜面,讓金字塔的邊緣斜面更加光滑 (smoothly)。已上傳的圖片已上傳的圖片

經過多年的努力,金字塔終於完成囉!根據專家推測,金字塔的頂端可能有銀金礦 (electrum),這是一拱金和銀的天然合金 (an alloy of silver and gold)。一座金字塔大概需要200萬塊磚頭才能完成,裡面則是法老的陵墓。

 

現在,開始介紹木乃伊的製作過程,古埃及人認為人的生命由三個部分組成:肉身、拔、卡。所謂的拔,指的是個性;卡指的是生命力。如果想要死者復活得到永生,就必須要將屍體保存,直到某天肉身、拔、卡再度結合時,亡者就可以復活。本書有大概介紹木乃伊的製作過程,就是將器官都拿出來擺放在不同的罐子裡,再將肉體防腐處理、乾燥後、用亞麻布纏裹處理、並蓋上棺木。最後,由祭司將棺木放到指令的陵墓位置,就完成了整個儀式。
已上傳的圖片已上傳的圖片法老陵墓的陪葬品很豐富,除了食物之外,還有家具、珠寶、以及其它極為珍貴的文物,因此也引來了許多的盜墓者。直到1922年,來自英國的考古學家霍華德·卡特 (Howard Carter) 發現到圖坦卡門王 (Tutankhamun) 的木乃伊,成為埃及學的先驅。
已上傳的圖片已上傳的圖片到了書末,開始補充世界各地的金字塔,我們會發現無論是外觀、斜度、高度、建造難易度都不同,例如:最大的吉薩金字塔 (The Great Pyramid of Giza)、瓜地馬拉的提卡爾遺跡 (Tikal, Guatemala)、柬埔寨的吳哥窟 (Angkor War)、以及1989年羅浮宮前的貝聿銘金字塔等。另外,也將卡夫拉金字塔 (Pyramid of Khaphre, Egypt) 與世界知名建築放在一起比較,看看哪一棟建物最高呢?
已上傳的圖片
已上傳的圖片最後,也加入了古代世界七大奇蹟 (Seven Wonders of the Ancient World) 的介紹,像是:巴比倫空中花園、奧林匹亞宙斯神像、哈利卡納蘇斯摩索拉斯王陵墓、羅得島太陽神銅像、亞歷山大燈塔、以弗所阿耳忒彌斯神廟、吉薩大金字塔等。看到這些偉大壯麗的傑作,也能讓孩子感受到,站在歷史巨人的前面,我們的存在是如此的渺小啊!
已上傳的圖片
2.《Paintings 世界名畫》
已上傳的圖片

 

 

【影片分享:《My First Discoveries – 4 藝術與文化》五歲徽徽親子共讀分享 – 繪畫 Painting】

 
 
 
 

【影片分享:Painting 開箱試聽】

 
 
 
 

適合引領孩子進入西洋藝術的啟蒙認知書。本書從梵諦岡西斯汀教堂的米開朗基羅《創世記》穹頂畫開始介紹,從文藝復興時代開始,慢慢進入到修拉 (Seurat)、馬諦斯 (Matisse)、高更 (Gauguin)、畢卡索 (Picasso) 的藝術作品,一方面讓孩子感受到不同時期繪畫風格的差異,另一方面也能認識各種地區的多元美學風貌。

已上傳的圖片
首頁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介紹,映入眼簾的,是米開朗基羅 (Michelangelo) 在梵諦岡的西斯汀教堂 (Sistine Chapel) 所畫的《創世紀》(The Creation of Adam) 穹頂畫,這幅巨型壁畫是於1508至1512年間,進行創作,歷時長達4年多。透過雙面透明膠片的場景轉換,會本左側出現了聖經故事中的亞當 (Adam)、而右邊則是傳說中的上帝,正賦予亞當生命。
已上傳的圖片

 

接著,開始介紹文藝復興時期的德國畫家霍爾拜因 (Holbein),他最著名的作品是,右圖是他的作品《出訪英國宮廷的法國大使》(The Ambassadors),裡面放著許多帶有隱喻的物品,例如:上層的航海儀器跟天文觀測儀器、下層的地球儀跟數學書籍、以及魯特琴 (Lute) 和馬丁路德的讚美詩唱頌集等,象徵著算術、幾何、天文、音樂這四個學科。值得一提的是,下方有一個扭曲的頭骨,是文藝復興時期早期的「歪像風格」(anamorphosis),是一個視覺謎題唷!(可點維基百科看更多:https://pse.is/3y4hxg)

 
已上傳的圖片
已上傳的圖片
已上傳的圖片接著,開始介紹文藝復興時期的農民畫家布勒哲爾 (Pieter Bruegel de Oude),他擅長創作鄉村農民的生活。繪本裡所呈現的是他在1560年創作的《兒童遊戲》,裡面描繪了200多名兒童玩遊戲的畫面,有些在玩婚禮遊戲、有些在騎馬、有些在裙子轉圈圈、有些在滾鐵環、有人在吹長笛跟打鼓等,請小朋友用KidsRead點讀筆找找看,玩遊戲的小朋友在哪裡呢?......閱讀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