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去年底介紹過的「我的知識探索繪本」系列嗎?繼《進入身體裡面的世界》與《當身體遇見外面的世界》後,今年這系列科普點讀童書,又推出了兩本精彩新書:《其實我們以前都一樣》、《雖然我們現在不一樣》。

這兩本橫跨地球科學、生物、歷史、人類學的科普童書,跨領域的編輯視角在童書中相當少見。透過Q&A問答、趣味圖示、翻頁設計和近1000個生動的點讀音檔 ,解釋為什麼我們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曾經都是一家人,經過漫長的演化發展,終於變成我們現在生活的模樣,

第二輯的主題乍看下有點硬,但內容比我想像的更有趣易懂。四年級的寶哥一收到新書,就迫不及待花了兩個晚上啃完,興奮向我報告「我學到超多好玩的知識,都是我原本就想知道的耶!」一年級的阿梅剛學會注音拼音,自行閱讀科普題材還有些吃力,但在點讀筆的幫忙下,也聽得津津有味。

兩本書的書名合在一起,想要傳達的概念是「雖然我們的外表不相同,但都是有相同起源的一家人」。將兩書的封面左右擺在一起,會發現圖畫剛好可以對得上,是西班牙知名童書出版社Combel 幽默的小巧思。

《其實我們以前都一樣》分為三大單元,主要為了解答:宇宙是怎麼來的?地球最早的生命是?人類是怎麼來的?

閱讀的過程中會發現,我們不能在古代的地球上生存,因為當時的氧氣非常稀薄;世界各地都有恐龍化石,是因為恐龍生活的年代,所有的大陸都是連在一起的;人類最早的祖先是嬌小的南方古猿 Lucy,身高只有110公分左右。

《雖然我們現在不一樣》則分為四大單元,進一步探究從原始社會到科技進步的現代生活,過程中經歷那些重大改變:太陽對地球的影響?為什麼我們長得不一樣?我們的祖先怎麼生活?我們的祖先怎麼改善生活?

讀完這本書才知道,人類祖先的膚色是因居住環境的陽光照射量而改變,住在非洲赤道附近的人們膚色深,是為了避免紫外線傷害;人類進入農耕社會後,才開始受香港腳、腰痠背痛和蛀牙所苦(原來這些都是文明病!);馬鈴薯一開始出現在歐洲時,根本沒人願意吃,是普魯士國王命令士兵鎮守馬鈴薯田,才引發人民的好奇心,把馬鈴薯偷挖回家自己種,才讓馬鈴薯變成歐洲人的主食;工業革命時代的汽車,還不如馬兒跑得快!

這兩本書我會推薦給幼兒園中大班到小學的孩子,豐富的內容甚至能當中小學生的地球科學/生物課的課外補充讀物,使用年限超長,大人閱讀也能學到不少有趣的新知。

就算家中的童書櫃已有許多與宇宙、地球、生物演化、人類文明相關的藏書,我仍覺得「我的知識探索繪本」系列這兩本新書非常值得入手。科普書最大的優點,就是主題重複也不浪費,因為每本書都會用不同角度和深度探索同一議題,觸類旁通更能加深對該主題的理解,還能反覆翻閱。有些書當下孩子可能沒興趣或太艱深,過一兩年理解力提升,回頭翻閱就忽然懂了。

前一陣子跟寶哥梅弟和阿公(也就是我爸)一起散步賞月,阿梅忽然問起月亮上的坑洞陰影,我立刻現學現賣:「你知道嗎,月亮背面的坑洞其實更多,但我們站在地球上永遠看不到背面,只能送衛星去拍照。因為月球的公轉和自轉週期和方向一樣,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圈,才自轉了一圈,地球人只能看到月亮的正面!」

阿公聽到從小就是理科白癡的女兒竟然在四十四歲高齡長智慧,既驚訝又欣慰。我翹起下巴說沒什麼啦,都是最近陪小孩看科普童書學的。

有些孩子不是不開竅,只是要等比較久嘛。

▌「我的知識探索繪本」點讀版特色

★內容深入淺出,好吸收好理解:

IMG_6909.JPG

本套書用循序漸進的方式,在主文中有注音標示,內容淺白簡扼又有趣,而每頁的圓形框中補充進階的自然和人文科普內容,輕鬆了解宇宙和人類的歷史。

在回答「從地球到太陽要花多少時間」的問題時,書中插圖以三個人分別駕駛汽車、飛機、火箭來示意,讓小朋友更容易感受太陽有多遠:「以每小時100公里的速度開車去太陽,要花170年」、「以每小時850公里的速度開飛機去太陽,要花20年」、「以每小時58,000公里的速度搭火箭去太陽,要花3個多月」。

用點讀筆觸點插圖,人物還會分別驚呼:「哇!也太久了吧!」「20年後,我就已經長大了」「喔!火箭的速度快多了!」

★多元視角,兼具深度與廣度:

市面上大多科普童書只針對單一主題,本套書同時結合人類學和生物學,一方面從歷史的角度來看、一方面從科學的角度解析,以宏觀的視角縱覽歷史,全方位探索各領域的知識。

★透過問答的方式,滿足孩子的好奇心:

每一章節會分好幾個篇章,每一個篇章名都是小讀者會好奇的問句,而答案就是下方的粗體字,先滿足小讀者的求知慾後,再更進一步解釋,讓學習更有脈絡。一問一答之間,讓孩子學習到了知識,同時也滿足了好奇心,幫助孩子在學習、創意、思考、解決問題有重要的基礎。

★互動翻翻頁設計,邊翻邊看更好玩:

每一個翻頁就是新獲得一個有趣的知識,讓孩子先動腦思考後,再動手翻頁找答案,不但增加閱讀趣味性,也加深學習印象。

掀開「關於哺乳類動物的秘密」翻頁,小讀者會發現最大的哺乳類動物是藍鯨,最小的哺乳類動物是鼩鼱,而陸地上最大的哺乳類動物是大象。三種「世界之最」動物排排站,更能看出體型的懸殊。

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奶瓶是用什麼做的嗎?答案竟然是陶土!

★引入趣味圖示,將艱深知識圖象化:

本套書圖文並茂,繪製各種童趣的人物插圖,並按知識特性,製作世界地圖、月相等、地球剖面圖,讓孩子透過精緻的圖畫,清楚理解深奧的原理。

★近1000個點讀音檔,書中每個角落都有驚喜:

本套書有將近1000個音效和對白,超精細的點讀設計、超豐富的音檔,不只能聽到文字,點選書本裡的插圖,還會出現相應的聲音,插圖中的人物和動物角色會說話及唱歌,例如太陽開心地唱You are my sunshine、疊層石做自我介紹,解釋自己的組成,小讀者可以一邊聽有趣的對話內容、一邊快速吸收知識。

不只如此,連超細小的東西都有聲音。例如點選樹葉會出現樹葉沙沙聲、點選石頭會有碎石子的聲音、點選火山會有爆發聲,讓書本的每個角落都藏有驚喜。

★經由專業老師審定,傳遞正確的知識:

《其實我們以前都一樣》、《雖然我們現在不一樣》中文版,特地聘請人類學和地球科學專業的老師審定書籍內容(國立清華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 副教授邱鴻霖、臺北市立大學 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 助理教授李孟陽),帶給孩子最優質、正確的知識和觀念。

 

▋開箱書介影片

 

▋繪本內容圖文簡介

《其實我們以前都一樣》

這是一本探索宇宙、地球、生物及人類歷史的科普書,以及解釋為什麼我們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都是一家人。

宇宙從一場大爆炸誕生,之後太陽系形成、地球也出現了!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構造非常簡單的單細胞生物,之後發展出複雜的多細胞生物,但是也有像是三葉蟲、奇蝦、恐龍等物種滅絕。經過漫長的時間,才終於出現了我們人類,並且不斷地演化,最後在世界舞台中崛起。......閲讀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