酪梨壽司| 《我的第一本太陽系圖集》 雙語立體太陽系點讀圖集,同場加映《我的第一本地圖集》

繼上一本 《我的第一本地圖集》My First ATLAS of the World 後,這次我們要離開地球,飛向廣闊的太陽系大冒險!

一打開《我的第一本太陽系圖集》 My first ATLAS of the Solar System,立體的大太陽就跳出來。連大人都忍不住驚呼,對還在幼兒園或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來說,更像打開一個太空探險的神奇入口。
書中每一個單元都用簡單、生活化的語言介紹太陽系,依照各行星的特性精心分類,引導孩子自然理解宇宙知識。原來看起來龐大的地球,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顆小小星球。周圍還有哪些神秘的星球呢?這些星球能住人嗎?

這本書最大的魅力,就是把艱深的太空知識變得有趣又好懂。童趣的插圖質感滿分,還有小小的蜘蛛機器人一路陪伴,不只讓孩子覺得「好玩」,還能在對話裡藏進知識彩蛋。
像是「太空垃圾移動的速度超級快,甚至比高鐵還快一百倍」,梅弟聽了立刻瞪大眼睛問:「那會不會撞到太空人啊?」
「你能想像嗎?把100個地球排成一長串,那就是太陽的直徑喔」,讓小腦袋立刻能想像宇宙的壯闊。
「國際太空站每天會繞地球15圈,所以太空人一天可以看到15次日出和日落!」也太神奇了吧!
這樣的學習方式,比單純的文字解說更能抓住小讀者的專注力。沒有太嚴肅的科學壓力,而是用一種「我們一起去冒險」的氛圍,把太陽、行星、月亮、甚至遙遠的星雲,都變成一趟趟驚奇之旅。

加上全書有中英雙語點讀音檔,內頁是英文,點讀筆一點就能自由切換中/英文發音,孩子聽得懂、學得輕鬆,也能順便培養語言感受力,閱讀不設限。
如果你家有個滿腦子為什麼的小小科學家,或只是想找一本讓孩子開心學的太空啟蒙書,《我的第一本太陽系圖集》絕對是好選擇。不只孩子會玩得入迷,家長也能跟著長知識。就像買了一張親子共讀的太空門票,打開書本,就能一起展開一場驚奇又充滿笑聲的宇宙冒險。
🧒適讀年齡:出版社建議3-6歲親子共讀,6歲以上自主閱讀。我覺得最適合幼兒園中大班到小學低年級生,小學生還能用來熟悉太空相關的英文詞彙。
▌《我的第一本太陽系圖集 點讀版》開箱書介影片
▌同場加映:《我的第一本地圖集 點讀版》 開箱書介影片
▌《我的第一本太陽系圖集 點讀版》圖文內容簡介
【前言】火箭起飛!太陽系裡究竟住著誰?八大行星包括哪些呢?

歡迎來到太陽系!我們居住的地球,和其他七顆行星一起,被稱為「八大行星」。每顆星球都以逆時針方向環繞著唯一的恆星—太陽。太陽猶如一顆燃燒的巨大火球,為我們提供光明與熱能。
(點選每一顆行星,會說出行星的名稱,點行星旁邊的文字,則會簡介該行星的主要特色。每個跨頁的右上角可以自由切換中英文模式)
【單元一:從太空看地球】從太空俯瞰地球,好像一顆藍色大理石,還有許多忙碌的衛星在守護我們。

大氣是地球周圍珍貴的保護層,它就像一條溫暖的毛毯保護著地球,幫助地球擋住太陽強烈的輻射,也讓地球的溫度不會忽冷忽熱,減少白天和夜晚的溫差!它還提供我們每天都需要的氧氣,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舒適穩定。

地球周圍有好多顆人造衛星,它們像小幫手一樣在太空中忙碌地工作。不過,有些衛星早就壞掉了、退休了,現在只能靜靜地漂在空中,變成了太空垃圾。
用點讀筆點選蜘蛛機器人,它會提醒:「這裡的太空垃圾移動的速度超~級~快,甚至比高鐵還快一百倍耶!來太空探險的夥伴們,千萬要小心通過喔~」
【單元二:新手太空人指南】想成為小小太空人?先了解飛向太空的必備裝備和注意事項吧!

在太空看地球,城市夜晚的燈光閃閃發亮,而沙漠、海洋和叢林卻比較黑暗。
當我們飛向太空,離開地球越遠,重力就越來越小,幾乎感覺不到自己的重量,像是在水裡輕輕漂浮。太空中幾乎沒有空氣,所以我們沒辦法在那裡呼吸。
這可愛的蜘蛛機器人會在太空中幫助我們,它的名字就叫蜘蛛人,它可以到處爬唷!

要讓國際太空站正常運作,有很多工作要做呢!有時候會有壞掉的地方,這時候,機器人就會登場幫忙修理!
太空人要進入太空工作前,必須穿上特殊服裝,來防止輻射、保護身體並幫助呼吸。
【單元三:探索月球】月亮其實長這樣!跟著我們看看它怎麼圍繞地球慢慢轉動。

月球並不小,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,它是地球的衛星,繞著地球轉,完整繞完地球一圈大約需要29天。
這是第一批登陸月球的太空人所留下的足跡,因為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,所以太空人會用有趣的跳躍方式來探索月球。

Artemis 任務計畫在月球軌道上建造一個新的國際太空站,它會幫助我們更了解月球,這座太空站有房間和補給品,將成為未來探索太空的基地。
新一代的太空梭會從太空站快速載運太空人到月球,他們能在那裡停留更長的時間,所以誰知道我們會發現什麼新奇的事物呢?
【單元四:環繞太陽】遠遠望去,太陽比想像中還要巨大,它是整個太陽系的核心力量!

光芒四射的太陽,努力的發光、發熱,照亮所有的行星。包括居住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,都必須依賴它生存。
但太陽也很危險,它的溫度高到可以摧毀一切,太空船因為有特殊的防護罩才能避免被高溫傷害。

太陽附近非常熱,它的表面平均溫度大約是攝氏5,500度!想像一下,水只要 100 度就會沸騰呢!太陽也非常巨大,大約是地球的109倍大!
太陽不是行星,而是一顆會發光發熱的恆星。行星不會自己發光,而是會反射太陽的光。
太陽所發出的光線,大約需要8分20秒才會到達地球,所以我們抬頭看見的太陽,其實是8分鐘前的太陽唷!
【單元五:炙熱行星:水星與金星】水星最靠近太陽,熱得驚人;金星則被濃厚雲層包裹,像個神秘的火焰星球。

水星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。你可以想像,暴露在陽光下的部分是非常炎熱的。它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,只比月球大一點點。
金星的大小和地球相近,但極端的溫度讓它的表面形成乾燥的荒漠地形。金星是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,它的表面平均溫度可以高達大約攝氏450度。
【單元六:赤紅行星:火星】火星的表面充滿紅色沙丘與高聳山脈,是我們最熟悉的鄰居星球。

火星沒有地球那麼舒適,但只要有適合的設備,我們就能在那裡住一段時間。不過,以現在的技術需要花六個月到一年才能到達。

如果想在火星生存,需要在特別的基地搭建溫室來種植植物,提供生存所需要的食物和氧氣。
【單元七:漫遊星際:小行星與彗星】小行星像天空的碎石,彗星則拖著閃亮尾巴穿梭宇宙,好奇心滿滿!

大部分的小行星散佈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區域,天文學家認為小行星是太陽系在形成過程中所殘留下來的碎片。穿越小行星帶是很危險的,我們必須小心,以免撞到它們。
彗星是太陽系中明亮的星星。它們是由冰、塵埃、氣體和岩石所組成,當它們接近太陽時,太陽的熱會讓彗星在軌道上留下美麗的軌跡。有時候,彗星會靠近地球,我們就能從這裡看到它們!
【單元八:巨型氣態行星:木星與土星】木星是巨大的氣態之王,土星則戴著美麗光環,它們壯觀又神秘。

木星是我們太陽系裡最大的行星!它能裝下1300多個地球呢!你不能在木星上走路,因為它大部分都是氣體,只有在行星的深處有一個小小的固體核心。
距離木星不遠的土星,以美麗的土星環而著名,也被稱為「指環王」,是一顆非常壯觀且巨大的行星,大約可以容納760多顆地球喔!
【單元九:巨型寒冷行星:海王星與天王星】遠離太陽的海王星與天王星冰冷又寧靜,顏色美得像畫出來的天空。

海王星不是一個適合拜訪的星球。除了天氣非常寒冷,它還有太陽系最強烈的風暴,風速可以接近每秒一百公尺!

天王星是一顆獨特的行星,因為它有藍綠色的外貌,還有它特別的傾斜方式。和地球不同是,它就像一顆傾斜的球在軌道上繞著太陽滾動。
【單元十:太陽系外的宇宙】太陽系只是宇宙的一小角落,還有無數星系和未知的奇蹟等著我們去探索!

在最遙遠的太空中,我們可能會遇到神秘的黑洞。這裡有強大的引力,可以吞噬所有東西,連光都逃不出去!
太空望遠鏡幫助我們發現及探索許多行星和恆星。它運行在大氣層之上,因此不會受到大氣層的遮擋與干擾。
在遙遠的宇宙中,有許多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巨大雲團,我們稱它為「星雲」。星雲是恆星誕生的地方,裡面慢慢聚集的氣體會形成新的星星,這些新星會逐漸變得明亮,照亮整個宇宙。